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

≡【電影】大賣空 ~ { 金錢的壞味道 }




It ain't what you don't know
       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.
    It'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't so
    讓你摔一跤的往往不是你不了解的,
        而是你自以為太了解的





感想


    趁著颱風天再看一次『大賣空』,內心還是充滿了震驚。雖然2007年的次貸風暴所造成的全球金融市場動盪,到現在早已完全恢復;但是當時受到波及失去棲身家園與溫飽工作的一般勞工大眾,也跟著恢復了嗎!?

    我總覺得,早年這些金融制度的創設,有其正面性。如分攤風險與利潤給能承擔的人,這樣銀行才能有更多的資金活水。另方面,對貸款審核較寬鬆,也能幫助薪水階層渡過一些難關,甚至是做為創業資金。

    只是當金融家忘了當初的良善立意,眼中僅剩了佣金。而消費者則被美好慾望所蒙蔽,在刻意未被告知所會承擔的風險下,取回了自己無法負擔的生活享受。這樣交相運作下,各種資產通通證券化,不斷繁衍出新產品,然後忽視其中的風險。終於有一天樓榻了,....................

    下圖是從網路找來,可以解釋電影中的CDO債務抵押債券(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,債務抵押債券):



    而主角們用來從CDO風險中賺錢的,則是換CDS(Credit Default Swap,信用違約交換),簡單說就是替CDO買保險。賣方向買方收保費,如果CDO發生違約時,則要支付賣方因事件所造成的損失。而由於主角們手上都沒有CDO,所以就是簡單的對賭;買100元保額,保費可能高達20元,如果5年內都沒事,那主角就賠光了,這時發生違約收到的理賠也不夠保費的支出,但如果第2年就發生違約,則買方要賠100(可能要扣到10元的收續費),賣方再減掉2年的保費40元,等於賺回50元,聽起來報酬率很高。但問題時,這次做莊的是政府和整個狼狽為奸的金融體系,所以官官相護、黑幕重重......。主角們都差點撐不到看到違約風暴發生的那一天,更沒想到這次泡沫實在太大,連賣他們CDS的銀行都搖搖欲墜得宣布破產,差點只能眼看的白花花的鈔票變成一張空頭債權。






後記1:Michael Burry

    MichaelBurry是典型的怪胎,不擅長社交,一隻眼睛基本上看不到。90年代時原本只是在網路聊天室裡分享自己的想法,由於見解獨到,在當時吸引了一群投資追隨者。後來,開始成立自己的基金。

    他認為做為一個stock picker最大的武器就是研究其中的Numbers關係。在投資任何公司之前,最重要的是搞清楚這個公司的價值。他喜歡挑選遭低估的便宜股票而非市場寵兒,他屬價值型投資者,在股票市場中不起眼的角落找尋便宜的股票。藉著投入專注尋找被低估的股票,賺取可觀的報酬,不去擔心市場接著的走勢,讓總體經濟面自顧自地去變動吧。也因此當2000年的網路泡沫時,儘管大盤大跌,他操盤的基金仍獲利豐厚:

  • 2000: +8.2% (vs -7.5% S&P 500)
  • 2001: +55.4% (vs. -11.9% S&P 500)
  • 2002: +16.1% (vs. -22.0% S&P 500)


    就是這樣的一個怪胎看到了美國房地產泡沫化,他是最早發現次貸問題並勇於從中創造出利潤。透過找銀行發行專為他量身打造的CDS,總共向多家公司買了高達13億美金的保單,只是他沒想到他得對抗政府與整個金融體系的勾結。因此,拿著客戶的錢做這項投資交易的Michael,同時要承擔巨大的風險與壓力。也因此當2006年S&P 500上揚了15%,但他因為押注在CDS而要支出高額的保費,因此當年績效是 -18%。可想見他在當時飽受質疑,大家都在想他是不是不靈光了,急著要贖回基金。讓Michael甚至得要動用禁止交易條款,面對投資大眾的砲火,才能勉強暫停基金的失血。因為,若撐不到房地產泡沫發生,則一切心血都將化為烏有。終於隔年2007年從次貸危機中為投資者賺了7.5億美金,當年該基金的投資報酬率高達166%。







後記2:Mark Baum

    片中真的讓我覺得可以學習效法的對象其實是Mark Baum,沒錯Michael Burry是個天才,只是這種能從一堆數字中看出端倪的能力並非學習可得。然而,遇到機會不盲目的被眼前利益迷惑,然後一步一腳印的去驗證機會,然後選擇最佳的時間點切入,更是另一種可以透過修鍊而成的難得功力。

    在Jared Vennett介紹次貸CDS後,基金經理人Mark Baum和他的團隊並沒有直接下判斷,而是思考如何驗證這個機會的真實性。這是我們一般人常常會忽略的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,所以可能拋棄了成功的機會;但也常會衝動擁抱看起來很棒但包藏禍心的壞機會,像是那些買進CDO的投資人、和盲目辦信貸或房貸的一般大眾。

    Mark Baum的團隊從多方面謹慎考核CDS此項投資的可行性,成員們實地到現場看房子、看貸款對象,去訪問房仲業、購屋民眾,參加CDO的大型金融會議並和相關主持人懇談。在查證房貸危機而一步步得知齷齪內幕與真相時,非常氣憤政府、信評和金融機構顢頇,他雖想糾舉此一荒唐現象又覺已無能為力。所以用投資CDS來做為懲戒這些人的手段。最終在要贖回保單兌換鉅額回報,陷入了賺取不公不義之財的掙扎。金錢的氣味吸引想賺錢的投資者,也吸引了心中魔鬼的貪婪蠢動,如何堅定信念,似乎才是最後成王敗寇的關鍵。




Truth is like poetry.
            And most people fucking hate poetry